您现在的位置是:热点 >>正文
论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问题
热点2人已围观
简介2025年2月26日,24岁幼儿园女老师周某被谢某某当街刺死,经鉴定,谢某某患有精神分裂症,图为周某。(网络资料图)近年来,精神病人致人死伤事件屡见报端。2024年6月9日,27岁成都女子王某雅在家门 ...
2025年2月26日,责任24岁幼儿园女老师周某被谢某某当街刺死,问题经鉴定,论精谢某某患有精神分裂症,神病图为周某。刑事(网络资料图)
近年来,责任精神病人致人死伤事件屡见报端。问题
2024年6月9日,论精27岁成都女子王某雅在家门口被梁某某伤害致死,神病梁某某后被鉴定患有精神分裂症,刑事被评定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2025年2月26日,责任谢某某当街持刀刺死24岁幼儿园女老师周某,问题经鉴定,谢某某患有精神分裂症,案发时无刑事责任能力,被害人家属申请对其重新鉴定。
针对公众高度关注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问题,有人呼吁精神病人与正常人承担相同刑事责任,有人强调精神病不应成为“免死金牌”,也有人质疑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的公正性。为此,有必要予以简要分析。
“法不强人所难”
刑法第18条第1-3款对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做了专门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以行为时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为依据区分精神病人刑事责任,是责任主义原则的体现,责任主义原则是现代刑法的重要原则。现代刑法意义上的犯罪,不是纯粹的规范违反或法益侵害,只有兼具违法性与可谴责性的行为才构成犯罪。自由意志是判断行为人可谴责性的关键要素,只有行为人基于自由意志而自主选择实施的危害行为才具有可谴责性,相反,当行为人被某种力量、规律所强制而无从选择地造成危害时,就不构成犯罪。
通常,达到一定年龄的人就能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并能自主决定实施或不实施相关行为,犯罪人的可谴责性在于他本可以选择实施合法行为却选择犯罪。然而,严重精神病人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大脑功能
Tags:
相关文章
8月29日起集美区盛光路将封闭施工903路、930路公交车临时调整
热点盛光路施工公交调整示意图海峡网讯(厦门网记者 沈伟彬 通讯员 林恒苇)记者从厦门市公交集团获悉,根据《厦门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关于集美区盛光路采取道路交通限制措施的通告》,因集美大学印斗校区工程中心以及地 ...
【热点】
阅读更多厦门餐饮业陆续营业 提倡顾客打包外带
热点厦门餐饮业陆续营业 提倡顾客打包东南网2月2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少蓉 通讯员 陈心斓)餐饮业开门营业,有关部门提倡顾客打包外带。随着企业复工,餐饮业也陆续开门营业,为保障群众饮食安全,厦门集美市场监 ...
【热点】
阅读更多人民政协报:促国企成为创新发展主力军
热点来源:《人民政协报》 发布时间:2016-03-01“国企有国家的支持,掌握着大量自然资源和行政资源,有大批的专门人才,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与成就,应该在技术创新方面走在国内的前列,走在世界的 ...
【热点】
阅读更多